发布时间:2021-01-07 10:00:00
在全自动丝网印刷机的印刷过程中,必须根据决定丝网印刷油墨量的因素来确定油墨量,以控制丝网印刷中的墨层,尽量避免扩散。1印刷时色块不匀,有的深,有的浅。批量丝网印刷中的颜色变化,即颜色出现偏差。龟纹现象,即半色调印刷时网点扩大的现象
在全自动丝网印刷机的印刷过程中,必须根据决定丝网印刷油墨量的因素来确定油墨量,以控制丝网印刷中的墨层,尽量避免扩散。1印刷时色块不匀,有的深,有的浅。批量丝网印刷中的颜色变化,即颜色出现偏差。龟纹现象,即半色调印刷时网点扩大的现象
1、 实际油墨渗透:
1薄膜厚度(确定油墨量)。如果用感光胶制作网版,还需要考虑感光胶本身的固含量。制版后,薄膜的含水量会蒸发,薄膜会变薄。所以我们只能用测厚仪来检测屏幕的整体厚度。
2墨层(2)的厚度。反之,油墨本身所含溶剂越少,油墨的粘度越低。
3刀片公差(直接影响墨水量)。如果刮刀的刮刀是直角的,墨水量就很小。如果墨水下面的钝角很大。
4刮刀的压力(直接影响墨水量)。在印刷中,刮刀上的压力越大,油墨就越少,因为油墨还没有完全挤出网孔。相反,它很小。
5筛网张力(影响开孔尺寸、筛网尺寸、钢丝直径、筛网厚度)。在拉伸过程中,随着张力的增加,筛网本身的技术参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首先,影响网格数,张力越大,网格数减少越大(直到发生塑性变形为止)。接下来会影响网孔宽度,网孔会变大,网线直径会变薄,网孔会变薄,这些因素最终会导致油墨量的变化。
6墨水类型(间接影响墨水层厚度)。我们知道溶剂型油墨印刷后,溶剂会挥发,最终油墨层会变薄。印刷后,树脂在紫外线照射下瞬间固化,所以油墨层保持不变。
7刮胶的硬度(间接影响油墨层的厚度)。在印刷过程中,刮板的硬度越高,越不容易变形,油墨量就越少,反之亦然。
8刮刀的角度。(间接影响墨层厚度)。在印刷中,刮刀和丝网之间的角度越小,油墨量就越大,因为刮刀和丝网是接触面。相反,它很小。
9回墨刀压力(直接墨量)。对回墨刀施加的压力越大,墨水量就越大。原因是在刮擦之前,有少量墨水被挤出了网孔。相反,它很小。
10打印环境(间接影响墨层厚度)。我们一直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印刷车间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如果印刷环境温度变化过大,会影响油墨本身(如油墨粘度、活性等)。
11印刷材料。(直接影响墨层的厚度)。承印物表面的平滑度也会影响油墨层的厚度,粗糙的表面油墨会渗透出去(如织物、皮革、木材)。相反,它是大的。
12刮墨速度(间接影响墨层厚度)。印刷速度越快,墨水就越小。由于油墨没有完全充满网孔,油墨被挤出,造成油墨供应中断。
2、 对理论油墨渗透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丝网油墨渗透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计算理论油墨渗透量,另一种是实际油墨渗透量。理论油墨渗透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开口率是L
钢丝网厚度为d
理论油墨透过率为:M=l×D△100%
1以上公式只是计算丝印油墨渗透性的理论方法。一旦应用到实际印刷中,数据会发生变化,但成正比。我们来看看以下因素:
2网版厚度(直接影响油墨层)。我们可以用厚度计来测量屏幕的厚度。因为每个厂家的丝网都有自己的织造工艺,经纬弯曲度不一样,弯曲度越大,丝网就会越薄,否则就越大。在拉伸网格的过程中,由于外力的影响,钢丝的直径被拉伸,最终会影响网格的厚度。
3开网率(直接影响油墨量)。所谓开孔率是指单位面积的丝网油墨通过总面积的白度比。例如,开度为35%的丝网,油墨渗透率为35%,丝网不透光的部分为65%。打开率越高,屏幕下的墨水量就越大。
4金属丝网的压力面(直接影响网孔的厚度和宽度)。
355目以上入口滤网被压平。压平后,网格将变得越来越细。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当压力平面向刮墨面拉伸时,可以节省10%~15%的墨水,将按压平面向基板表面拉伸可以节省15%~25%的油墨。
5开网率(直接影响油墨量)。所谓开孔率是指单位面积的丝网油墨通过总面积的白度比。例如,开度为35%的丝网,油墨渗透率为35%,丝网不透光的部分为65%。打开率越高,屏幕下的墨水量就越大。
计算公式:
孔宽:K目数:m英寸单位:y开孔率:l=K×m△Y2×100%
6钢丝网的钢丝直径(直接影响到网厚、开孔率和网目尺寸)。指的是非交叉螺纹的直径。编织线的直径将变成椭圆形。会影响网格大小。相同网目的不同丝径也会影响网孔的开孔尺寸和开孔率。
3、 如何计算墨层的厚度?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知道在印刷过程中,如果某个环节发生变化,油墨量最终会不一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墨层的厚度呢?一种方法是称量湿墨水的重量。首先,尽量控制印刷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之保持不变。印刷后,称出承印物的重量,然后减去承印物的原始重量。得到的数据是湿墨的重量。另一种方法是测量油墨层的厚度。用测厚仪测量油墨覆盖后的承印物厚度,再减去承印物的原始厚度即油墨层的厚度。
4、 如何控制墨层厚度?
如何在丝网印刷过程中控制油墨层的厚度已成为丝网印刷行业面临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现有的测量设备,保证测量数据的正确性和客观性;工厂可以利用自动涂胶机完成涂胶过程,保证胶层厚度。下一步要做的是确保制版和印刷的每个环节尽可能保持不变。每一个印刷参数都要做好记录,为寻找合适的墨层厚度提供理想的数据,使丝网印刷机印刷更流畅,误差更小,产品的印刷效果更好。